《水中君子 卓卓风姿》——张秉正

作者:张秉正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
江汉油田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水中君子 卓卓风姿
莲花比人类领先一步来到地球的泱泱水域。
当我们的祖先混沌的眼睛惊诧于它的美丽之后,它和日月星辰一样被雕刻在岩石之上。
在中国历代的艺术品中,人们认为牡丹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图案,被认为是富贵的象征,有着国色天香的美誉,被今人尊推为国花。其实,莲花的影响远在牡丹之上。在佛教的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重要的席位。人们对于莲花的崇尚不是因其富贵,而是因其卓然超群的精神品质。因此,莲花图案被广泛运用于佛教、建筑、绘画、青铜、瓷器和漆器等各种艺术品之上。
历代文人尊崇莲花,有关状写莲花的名篇佳作叠出,最为后人传诵的当数北宋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句将莲花蕴含的精神实质进行了高度提炼,特别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更是脍炙人口,后世流传。
《周书》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的记载,在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这说明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
在乐府歌辞盛行的西汉时期,《采莲女》和《湖边采莲妇》中描述的歌舞者着红罗、系晕裙、乘莲船、执莲花,载歌载舞,好一派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使我想起了南宋词人李清照醉意朦胧间,驾一叶扁舟,驶往开满莲花的池塘内,惊飞了一行黄昏中白鹭的情景。
莲花,人们又称之为水中君子,除含清廉之意,还包含着平安、吉祥、一路连科、连生贵子等丰富的寓意。在当下,我们要赞美莲花精神,颂扬莲花品质,就是要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品行端正的清廉之人。在追求牡丹富贵的心态支配下,人们更需要有一朵莲花时常盛开于心中,警醒自己。
一友人在乡下偶得一瓷盘,画面中有九朵神态各异的莲花,四周辅以浅黄和翠绿色彩的荷叶。盘子上方的池塘里,一只白鹭正在回头张望;正中是一朵硕大的怒放的荷花,其它的荷花簇拥着它,呈现出半开的状态,谁主谁次一目了然。“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大的数字,所以此盘所表现的莲花和荷叶都为“九”这个数字。嫩黄的花蕊映衬着莲蓬,粉红的花瓣画得精密细致,色彩十分纯正,给人以冰清玉洁的感觉。色彩搭配和图案的架构天衣无缝,这画面让人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盛赞西湖夏荷美景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鹭与粉荷、翠叶相映,寓有一路连科之意,对学子们含有美好祝愿。最为珍贵的是,此盘为瓷胎画珐琅,十分少见。盘身背后绘有蝙蝠衔一只仙桃的图案,刻画得极为细腻生动。从底款的落款来看,虽非官窑,也算是民窑中的极品。

盘面
盘底
作者简介

张秉正,1964年出生,安徽人,原供职于《江汉石油报》社,记者、编辑。现为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中石化作家协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江汉油田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汉油田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热爱写作与收藏。
审核:陈祖坤
排版:储翠
投稿收件邮箱: admin@hbsscjxh.com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