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7-83744122 欢迎访问湖北省收藏家协会官方网站!
协会新闻

刘铭威 | 凝聚民间磅礴力量 开启收藏事业新篇——在第二十一届全国民间收藏文化大会研讨会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25-10-29 09:36:22
图片

凝聚民间磅礴力量

开启收藏事业新篇

——在第二十一届全国民间收藏文化大会研讨会上的致辞

2025 年 10 月 26 日 

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长 刘铭威


图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天津,围绕新时代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讨。这是一次思想碰撞,更是一次智慧交流。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收藏家协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收藏界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本次大会是在我国文化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盛会。身处伟大时代,我们深切感受到,收藏事业正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下面,我就民间收藏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前景,谈几点认识与体会,与诸位交流共勉。

8T4A6454.JPG

首先,民间收藏与国有收藏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保护传承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民间收藏与国有收藏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脉的根本目标上作用相同、相辅相成。民间收藏以其分布广泛、机制灵活的特点,成为国有收藏体系不可或缺的主要源泉。广大民间收藏者以深厚的文化情怀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抢救性地保护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这种源自人民内心文化自觉的守护行为,为中华文明保存了丰富多样的实物见证。

其次,非国有博物馆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民间收藏的体系化、专业化发展,催生了非国有博物馆的蓬勃发展。目前,非国有博物馆已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民间藏家倾注心血、自筹资金建设和运营的博物馆,以其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的特点,有效填补了国有博物馆的诸多空白,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绝大多数非国有博物馆缺乏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每年运营费用高达十几亿元,基本上全部由创办的民间藏家承担。这使得非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支持、管理理念、展览质量、研究水平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同时希望非国有博物馆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第三,民间收藏为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注入持久活力。在藏品流通领域,民间收藏构建了活跃而丰富的交易市场,通过拍卖会、古玩市场、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促进了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价值的市场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民间收藏是一片实践育人的沃土,广大收藏爱好者、从业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交流,形成了重视实战、追求真知的良好氛围。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民间收藏发挥着源头活水的作用,直接带动了艺术品交易、鉴定评估、文创开发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新兴收藏品类记录了时代变迁,彰显了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随着时代发展,收藏的边界在不断拓展。红色收藏、工业遗产、玩具潮玩等新品种不断涌现。这些新兴门类记录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是构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收藏在保护、传承、发扬这些新兴收藏品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先藏于民,终为国藏",这八个字深刻揭示了民间收藏的历史轨迹和崇高归宿。今天许多的民间珍藏,必将成为明天国家的文化瑰宝。这种由人民自发开始,最终汇入民族文明长河的收藏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领域的生动体现,是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的自觉行动。

第五,肩负组织引领使命,开创收藏事业新局。在座的各位代表作为各省收藏家协会的领导核心,不仅具备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更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为全国收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各位与中国收藏家协会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在行业建设、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推动了中国收藏事业的整体进步。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收藏家协会向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 

图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各位进一步强化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意识。首先要着眼于区域收藏事业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其次才是个人收藏爱好的发展。随着收藏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拓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敏锐把握数字收藏、红色文物、工业遗产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动向。要特别重视对年轻收藏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青年收藏家教育、设立新的收藏爱好者培育计划等方式,为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要鼓励新兴收藏领域的探索创新,促进不同区域、不同门类收藏事业的协调发展,共同构建充满活力的收藏生态体系。 

同时,中国收藏家协会拥有的"中国收藏文化大讲堂""大国 收藏"等品牌项目,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各位会长充分运用这些优质资源,在地方开展系列讲座、图书出版、教育培训、专题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让我们通过这些平台,共同挖掘地方特色收藏,培育专业人才,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携手开创中国收藏事业更加繁荣兴旺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