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情深 |《无意之中捡大漏——南北朝时期佛教题材的人物石雕造像》

作者:吴情深
国家注册艺术品高级鉴定估价师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
古玩艺术品鉴定专家
无意之中捡大漏
——南北朝时期佛教题材的人物石雕造像
玩古玩的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捡到大漏,最好能捡到民间国宝的物件。不过,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货的精品物件已出现了,就在一个人的家里放着,物件的主人不知道此物件是宝贝,而一批又一批去看此物件的古玩商人,也认为是一般档次的东西,而错失捡大漏的机会。
我以下讲述的收藏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那是在好多年前,有一次,我突然接到古玩圈内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他对我说道,有他和两位古玩圈内的人,由他开越野车、并带路去外地山村乡下的一线看一看,转一转,看能不能捡到漏,这位朋友给我来电的意思是,问我愿不愿意与他们一起去外地淘宝?我当时爽快地答应了,愿同去玩一玩。
之后,我们在当地乡下转了一会儿,当来到了一位身高超过一米八,年龄大约有近五十岁的一男子家里看物件时,与我同来的人之中,有的看中了他的古铜钱,也有的看中了他的老瓷罐,还有的看中了他的两幅无款老画,他们就问价,谈价,并且火速地成交了。而我没有看上一件物品,就问这家的主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看一下吗?
这家主人把我带到一个房间里,他打开了一个老式的又高又大的木质穿衣柜门,我看到木柜子里面放有一件人物造型的物件,我就叫主人把物件拿出木柜来看一看。

我一看到此物件,便大吃一惊,不过,内心虽激动而表面显示出来的是很平静。我向他询问此物件请走的价钱,他对我说道,这件老东西是祖传了几代人的,你们湖北人,武汉市人来我这里的共有十多人看过,他们都说是明清时期的物件,是土地菩萨的石雕造像,物件有残缺,没有什么价值,他们之中给价最低的和给价最高的,我都记在了心中,并还说到,这次跟我一起来的几个人,曾到他家里来过几次,此物件,他们的给价是湖北人之中,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由于来我这里的所有人,给出的价格与我对他们的要价相距较大,我就婉拒他们请走物件。既然你喜欢这个东西,我就跟你直接明说一个价格吧?我这个出让价格同样的对来我这里的所有人说过,一直是出让价格未变,我是低于我说的这个价格就不出让的,不允许任何人请走的。
与我同来的几位同行看到我同意物件主人的要价,并要购买,他们就立即找了一个借囗把我叫到外面停着的小车上去拿东西,然后,他们都劝说我莫去按照他的要价请走此古物件。他们之中有玩古玩三十多年的,也有玩了二十多年的,他们一致认为,东西肯定是老货,不过,是明清时期的,是土地菩萨造像,又残了,没有什么价值。可我没有听他们的话,而是坚持立马购买,使此古物件成为我这次下乡淘到的一件心仪宝贝。
没过多久,有一位放弃而不要此古物件的武汉玩古玩的人还对我说,我们这么多人的眼力难道还比不上你一个人的眼力吗?




我对此人说道,我允许你把此古物件,用不同的角度在自然光下多拍照几张图片,你可拿着此物件的图片去请教行家,还有专家。之后,此人对我说道,有专玩古代石雕的行家、还有藏家、也有权威专家看了此物件的图片后,说道,这个物件的年代超过了唐代,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如果,就是残缺到只有一个完整的头部,也值几百万元,此物件够得上是稀世之珍等话语。

现在,我把收购此物件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出来,其目的就是,此物件已达到了无庸置疑的真、稀、精、奇、美的高档次。
好宝贝藏品,难得一见,即使我们在某处见到了,不过,十之九八是仿古品水货,故此,正宗的真品好藏品,可不能孤芳自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南北朝时期佛教题材人物造型的石雕造像
名称: 天王 金刚力士。
年代:南北朝(北魏)时期。
材质:青石(石雕)。
高度:66厘米。
档次:稀世之宝。
鉴赏简介:此尊天王 金刚力士是佛教题材石雕造像,从物件的造型上看,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再从此物件的皮壳包浆、老化的程度上看,此物件跟人为的作伪做旧的仿古品是两码事,不是一回事!而是大开门的、一眼老货真品,无疑!
看此物件,它应是先出土,然后又历经了传世大几百年的物件,因为,此物件先出土、后又传世的那个皮壳包浆已在物件的上面显露得十分清楚。

古人对佛充满了敬畏之心,匠人制作石雕佛像时也是十二分虔诚,其造型独特威武,雕工精湛,双目炯炯有神怒视,前方大口怒呵。早期的石雕天王和金刚力士造像,如,同样的一件,出现了在有的资料书上或石雕目录上,有的称它天王,可有的又叫它金刚力士,说明了早期的是很难分辨清楚的。那么,只能在名称上写着:天王 金刚力士。
天王 金刚力士手执法器,是守护佛法的护法天神,此神赏罚善恶。民间普遍把此神视为门神(看家护宅的守护神),驱魔辟邪,保人平安,走好运。
唐代的石雕佛像特征是面部丰满,而东汉至南北朝(北魏)时期的石雕佛像艺术品风骨刚健,气势上很强,它线条流畅,轮廓形象比唐代的造像更耐看,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其经济价值也是不菲的。然而,因为中国历史上曾经历过几次灭佛运动,有关佛教题材任何材质的造像,进行砸毁,还因为距今年代太久,在民间石雕的存世量十二分稀少,也许有眼福能见到了,不过,没有一件不是残件的,即使是残件也十二分的罕见。虽残犹珍,虽残仍是民间稀世之宝。如,有一些国家一级的大博物馆里,也见不到半件北魏时期以前的石雕佛像,这足以说明了它的稀世珍贵程度。一位中国台湾的石雕佛像知名大收藏家言明:“这辈子能收藏到一件残缺的南北朝(北魏)时期以前的石雕佛像,也算是值了”。如果与佛无缘,莫说是拥有,他(她)是没有眼福、见都见不到宝物件的。一定是与佛有缘的人才能拥有!

吴情深,国家注册艺术品高级鉴定估价师、国家注册文化艺术品经纪人,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省藏协古玩艺术品鉴定专家,武汉市黄陂区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四十载深耕古玩收藏实战领域,藏珍逾千件。
藏品曾获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大奖、全国工商联《中国民间文物艺术品最高荣誉奖》(金奖)等多项殊荣,亦荣登《长江日报》、《孝感晚报》等主流纸质媒体报道。
审阅:陈祖坤
编辑:储翠
投稿收件邮箱:admin@hbsscjxh.com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
官方微信

 
 
 
  
  
  
 